
《观沧海》-曹操
●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●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●
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●
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●
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
●
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●
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《观沧海》-注释
●
①临:登上,有游览的意思。
●
②碣石:山名。碣石山,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。公元207年秋天,曹操征乌桓时经过与此。
●
③何:多么
●
④澹澹:水波摇荡的样子。
●
⑤竦 峙:高高耸挺立。竦通“耸”,高。峙:挺立。
●
⑦星汉:银河。
●
⑧幸:庆幸。
●
⑨幸甚至哉:庆幸得很,好极了。
●
⑩咏志:即表达心志。

《观沧海》-诗句解析
●
从东面登上碣石山,来观赏深色的大海。
●
海水起伏动荡,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。
●
碣石山上树木丛生,草长得非常茂密。
●
秋风瑟瑟吹来,海上涌起波涛万顷。
●
日月的运行,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;
●
银河星光灿烂,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。
●
庆幸得很哪,就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志向吧!

《观沧海》-写作背景
●《观沧海》是曹操的名篇,是他征乌桓时所作。公元207年,曹操亲率大军北上,追歼袁绍残部,五月誓师北伐,七月出卢龙寨,临碣石山。他跃马扬鞭,登山观海,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,触景生情,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。
●
乐汉末年,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,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,他们南下攻城掠地,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。建安十年(205),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,袁绍呕血而死,其子袁谭、袁尚逃到乌桓,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。当时,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: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、刘备,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。为了摆脱被动局面,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,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,五月至无终,秋七月遇大水,傍海大道不通,后接受田畴建议,断然改道,经徐无山,出庐龙塞,直指柳城,一战告捷。九月,胜利回师,途经碣石等地,借乐府《步出夏门行》旧题,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。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,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,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、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。
●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。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,建安十一年(公元206年),乌桓攻破幽州,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。同年,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,屡次骚扰边境,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。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,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。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,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,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。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,我们可以看出,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。而《观沧海》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。大战之前,身为主帅的曹操,登上当年秦皇、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,又当秋风萧瑟之际,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。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,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,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,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。

《观沧海》-诗词特色
●曹操这首《观沧海》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,单纯而又饱满,丰富而不琐细,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。尤其可贵的是,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,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。句句写景,又是句句抒情。既表现了大海,也表现了诗人自己。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,而是通过形象,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、动荡不安的性格。海,本来是没有生命的,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。这样才更真实、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。
●
从字面看,海水、山岛、草木、秋风,乃至日月星汉,全是眼前景物,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,在中国文学史上,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。它不但通篇写景,而且独具一格,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早佳作,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。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,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,写得沉雄健爽,气象壮阔,这与曹操的气度、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。
●
《观沧海》是借景抒情,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。《观沧海》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,它的感情非常奔放,思想却很含蓄。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,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。因为它含蓄,所以更有启发性,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,更耐人寻味。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、雄健有力,如“幽燕老将,气韵沉雄”,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。
前面已经表明,作者通过写沧海,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。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,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。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。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,或上文侧重写景,下文侧重写情。如荆轲《易水歌》上句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,侧重写风水;下句“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写壮士决死的感情。又如杜甫的《登岳阳楼》,上联“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”侧重写景,气魄也很大;而下联“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”则侧重写情。《观沧海》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,寓情于景中。
●
本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。“水何”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,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,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。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,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。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,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。作者以沧海自比,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,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,感情奔放,却很含蓄。“日月”四句是写景的高潮,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。宋人敖陶孙说曹诗“如幽燕老将,气韵沉雄”。
●
《观沧海》这首诗意境开阔,气势雄浑,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,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。
教孩子《观沧海》-温馨提示
历史典故:烽火戏诸侯,尊王攘夷,问鼎中原,退避三舍,一鸣惊人,请查询》
历史典故:老马识途,负荆请罪,纸上谈兵,三令五申,围魏救赵,胡服骑射,窃符救赵,请查询》
历史典故:朝秦暮楚,图穷匕见,卧薪尝胆,爱媵贱女,白虹贯日,毕万昌大,抱冰握火,请查询》
历史典故:尾生抱柱-抱柱信,表里山河,甘拜下风,背城借一,班荆道故,苌弘化碧,悬梁刺股,请查询》
历史典故:操刀伤锦,楚幕有乌,丁公凿井,大义灭亲,东施效颦,呆若木鸡,盗憎主人,请查询》
历史典故:得鱼忘筌,孟母继织,高山流水,天下无双,高枕无忧,请查询》
历史典故:利令智昏,兵不厌诈,马首是瞻,请查询》 游北戴河学语文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学英语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学英语单词,请查询》
9种实用的英语词汇记忆法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学历史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学天文地理,请查询》
吃海鲜学生物知识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,学物理,化学,海运贸易,请查询》
北戴河看动物,背英语单词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学大海相关成语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学属相成语,请查询》
全部的成语,太齐全了,太珍贵了,赶紧替孩子收藏,请查询》
教孩子怎样快速提高记忆力,请查询》
史上全36种记忆方法,请查询》
提高记忆力的十大秘诀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野生动物园,学英语生物成语,请查询》
游北戴河,培养团队精神,请查询》
学习《浪淘沙北戴河》请查询》
学习《观沧海》请查询》
学习李广射虎故事,请查询》
学习《老马识途》故事,请查询》
跟着课本游北戴河住宿推荐查询》
跟着课本游北戴河吃饭查询》
跟着课本游北戴河行程推荐》